说起程家,跟二年前,那可是大不一样了。
程奉春虽然辞官了,但更忙了。
长租了辆马车,整天往外跑。
有事没事儿,就得去文风那里转一圈儿。
忙得肚子小了很多,人更精神了。还学着外头人,穿戴讲究,都时髦起来了。
老大程建守,公事顺利,每日里也是忙,总有应酬,经常不在家吃晚饭。不再如过去那样,每天陪老太太说半天话儿,听她报怨絮叨,轻声安慰。也没时间陪老婆说笑了。
老三程建勋,不是前面来了客人,就是出去做事应酬,每天能见一面就不错。听说,总有人往家里送东西,都是他买的……
而老太太最牵挂的大女儿程珠,好不容易盼来了信,打开一看,通篇都是报怨丈夫任上坎坷,儿子读书不好,女儿任性挑剔,日常生活东西总不如京城趁手,银钱紧张。
看完信,心情压抑,还得张罗一大车东西送去。
还有最重视的长孙,说是要调回京城。却迟迟没有消息,她想让心念念的曾孙先回来,也没人听他的。
更为可气的是,自己的两个儿子,跟那个庶子,倒真如亲兄弟一般。
她争了半辈子,让两个儿子给泄了气。
眼看着,她在这个家里,边缘化了。
那个心呀,就如油煎一般,整夜睡不好,气色差,脸有浮肿。
自从上次跟二儿子闹一场,她也不愿意再那么折腾。
只跟两个儿子无声的较着劲,故意冷淡他们。
只可惜,她气得肚子像个大蛤蟆,而两个儿子,一点不知。
大儿媳妇在她跟前,酸溜溜的传递着庶子院里种种的变化,还有庶女家里的好消息,整天听着这些,真是没一点好心气儿。
这天,当她知道了小虫和天儿要去江南的消息。
其实不关她屁事,但她就是忍不了了,跟程奉春大怒:“我不许!凭什么?一个姑娘家没有长辈陪同出远门,哪家这个规矩?
陈家祭祖,关她什么事?平时就总出去疯,我还正想让她学学规矩呢,没想到,这要疯到好几千里外去!不成!”
老太爷衣着光鲜,心情很好,所以耐心的说:“小虫和天儿从西北过来,也受了不少苦,陈家老太太要回江南省亲,江南陈家啊!
小时候没少听我祖父说起,这是多难得的机会啊,还有陈大人,有公事,一路上都有官驿接待,没事的!我已经同意了。”
老太太一看他不经自己就把这么大的事定了,这些日子的身心不爽,种种不快,一下子爆发了。
“这个家,从那个畜生回来,就乱套了!我绝不同意!他们一家子不孝,我要,我要……”
老太爷脸啪的一下拍了桌子,脸都气白了:“他是畜生?那我是什么?你自己生的儿子是什么?总是说自己的是大家出来的,大家出来的就你这教养?“胡子都气飞了,手指点着老太太。
老太太脸也绿了:“是谁让我变成这样的?是谁?”
老太爷冷冷的说:“是谁?你问我?我只知道当年你穷困潦倒,连饭都没得吃,都快成老姑娘的时候。是我接了你,给你好吃好穿,给你正妻的体面。你倒感觉嫁到我程家委屈了,是吧?
你是一直这样想的吧?那你想怎么着?是和离是别居?还是非等我一纸休书?我也不是不应你!嗯?我听你的。”
老太太一听大哭“你这个没有良心的……“
老太爷狂怒的一把又把她的炕桌掀到地上,又站起身,把屋里的东西全扔到地上,还不解气,手就要冲老太太来了,举到半空中,快落到她脸上时,最后生生停住了!
“你给我闭嘴!这套井市妇人一哭二闹三上吊你用得挺顺手!到底是谁没有良心!你摸着你所谓的良心问问自己,在我父母那里,你有尽过孝道吗?
你要是说自己不亏心,我就把我爹留的文书拿出来!让你儿子儿媳看看,让你孙子孙女看看,我爹娘是怎么看待你这个儿媳妇的。
要拿出来,我看你还有什么脸呆在这个家里?”
程奉春手指点着老太太鼻子:“不妨给你放句实话,要不是心疼两个儿子,我早就休了你了。以后家里的事儿都我定,你就给我老实呆在这屋里别出去了,要再惹是生非,谁也救不了你。”
老太爷说完甩手就走,老太太一口气上不来,晕倒了。
身边嬷嬷赶紧叫:“老太太,老太太。”赶紧追出“老太爷,老太太晕了,老太太晕过去了。”
程奉春狞笑了下:“她死了正好,省事了!”扭脸走了!
嬷嬷吓傻了,赶紧去找大太太,大太太赶紧叫人去请大夫。
等程建守和程建勋回来,老太太已经醒过来,躺在床上哼哼,看着一地的狼藉。
两个人无言的对视了一眼,满脸的无奈。
没办法,程建守耐心的这里劝母亲。刚张口叫一句:“娘……”
老太太就张嘴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程建勋去了老爹那里。
一进书房,看到程奉春,风淡云清的……在看账本。
程建勋心里对程奉春也有了些意见,老爹对老娘,真的是越来越没耐心了。
不管怎么说,她是你的正经夫人,为你生儿育女。虽然对田姨娘三个不是太好,但最终也没把他们怎么样不是?
在有的人家,折磨死的还少了?
你对母亲稍微有点耐心,她也不至于这么折腾不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