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使张叔夜亲自来到东宫,向太子赵谌说明了防御物资极度匮乏之事。
赵谌其实已经在巡视守城一线的时候发现这个事实,他也想到了一个办法。
那就是向父皇赵桓建议取用修建艮岳的奇石,以解当前的燃眉之急。
赵桓听闻赵谌的建议后,面露难色。
艮岳乃是徽宗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而成的皇家园林,其中的奇石更是珍贵无比,承载着徽宗的心血与喜好。
赵桓碍于徽宗的面子,实在难以做出这个决定。
“谌哥,艮岳奇石乃太上官家心爱之物,且修建艮岳耗费无数,如今若贸然取用奇石,恐太上官家他……”赵桓眉头紧皱,犹豫不决。
赵谌焦急地说道:“父皇,如今汴京危在旦夕,金兵攻势猛烈,我军防御物资匮乏,若不尽快补充,城墙恐难以坚守。
艮岳奇石虽珍贵,但与汴京的存亡、百姓的安危相比,孰轻孰重?还望父皇以大局为重啊!”
赵桓长叹一声,说道:“此事还需与太上官家商议,朕不能擅自做主。”
于是,赵桓与赵谌一同前往徽宗所在之处,向徽宗禀明了当前的严峻形势以及取用奇石的提议。
徽宗听后,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不行!艮岳乃是朕耗费多年心血打造而成,那些奇石更是难得一见的珍品,怎能用作军用?这简直是暴殄天物!”徽宗坚决不同意。
赵谌心中焦急万分,他深知若不能说服徽宗,汴京的防御将陷入绝境。
思索片刻后,赵谌心生一计。
赵谌突然浑身颤抖,眼神迷离,仿佛被什么附身一般。
他模仿着太祖赵匡胤的口吻,语气威严地说道:“吾乃太祖赵匡胤是也!如今金人犯境,汴京危在旦夕,尔等竟还顾念这些奇石?
吾当年打天下,何等艰辛,何曾奢靡浪费?为了大宋江山,为了黎民百姓,区区奇石又算得了什么!”
徽宗和赵桓听到这番话,都被吓得不轻。
他们也没想到太祖皇帝竟然毫无征兆的就附体在太子身上,压根没有心理准备。
不过很快他们也就恢复如常,祖宗附体早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
赵谌继续说道:“吾一生节俭,为的就是给大宋积攒财富,保我大宋子民平安。
如今你们却因几块奇石,置汴京百姓于不顾,置祖宗基业于不顾!若汴京沦陷,你们有何颜面去见吾!”
徽宗心中虽有不舍,但在“太祖附身”的威严下,也开始动摇。
他想起太祖太宗为大宋打下江山的艰辛,又看看如今汴京面临的危机,心中五味杂陈。
“太上官家,如今形势危急,还望您以大局为重,同意谌哥取用奇石,拯救汴京百姓于水火之中啊!”官家赵桓也恳请道。
徽宗无奈之下,只得说道:“太祖皇帝陛下教诲,臣谨遵旨意。愿献出艮岳奇石,以助守城。”
赵桓也连忙说道:“谨遵太祖皇帝陛下圣谕。”
赵谌见好就收,又装晕过去,结束了这场“太祖附体”的戏码。
待他醒来,看着徽宗和赵桓,一脸无辜的说道:“父皇、皇爷爷,我这是怎么了?又是哪位先祖显灵了吗?”
徽宗无奈地长叹一声,说道:“太祖显灵,朕又岂敢不从。就依你所言,取用奇石吧。”
赵谌心中大喜,连忙谢恩。
赵谌立刻安排人手,迅速前往艮岳搬运奇石。
百姓们得知要取用艮岳奇石用于抵御金兵,纷纷自发前来帮忙。
一时间,艮岳内外,人来人往,大家齐心协力,将一块块巨大的奇石运往城墙。
……
而在应天府,李纲也在焦急地等待着宗泽的消息。
他深知汴京局势危急,每天都派人打探消息,同时积极筹备粮草、兵器等物资,为与宗泽合兵救援汴京做准备。
……
韩世忠带着幸存的士兵,历经艰辛,终于来到了宗泽的大营。
他也曾在河北抗金,与宗泽老将军算是旧识。
见面后,他便迫不及待的将顾行舟遇伏坠崖的消息告知了宗泽,
宗泽听后,心中悲痛万分。
“顾指挥使乃忠义之士!我们必须尽快找到诏书才行。”宗泽愤怒地说道。
韩世忠继续说道:“宗元帅,顾指挥使生死未卜,请即刻发兵搜寻。”
宗泽点头道:“你说得对,韩将军。我拨给你两千兵马,马上去搜寻顾指挥使,拿到诏书。”
宗泽也清楚,自己只有拿到诏书,才能名正言顺的接过军权,发兵回援汴京。
宗泽拨给韩世忠的,两千兵马,统制官居然是一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还是个大小眼,让韩世忠有些失望,宗老将军手下也没有什么能人啊!
韩世忠心中不禁有些轻视,暗自思忖:“宗元帅怎会派这么个毛头小子来?”
韩世忠上下打量着这个年轻的统制官,略带不屑地问道:“你年纪轻轻,可懂得行军打仗?这两千兵马,你能统领好?”
这位青年不卑不亢,拱手行礼道:“岳飞见过韩将军,飞虽年轻,但自幼研习兵法,一心报国。这两千弟兄,皆是飞平日操练,对他们有信心。”
韩世忠并没有听说过岳飞这么一号人,冷哼一声:“哼,口说无凭,本将军倒要看看你有何本事。”
说罢,他便随着岳飞检阅军队。
当韩世忠看到岳飞统制的这两千兵马时,不禁心中一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