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市场总是会过一段时间,就突然流行一种类型的作品,成为一股潮流,无数小说乘着这股潮流的浪潮涌现。
那简直就是海啸,一个月能涌现出几十、几百部类似的作品。
但是过一段时间,这种类型的小说反复出现又消失……
最后灭亡了。
整个市场都不存在了。
原因有很多,但总之除了几部作品外,其他作品都彻底消失了。
古人云:花无十日红?
潮流小说的流行就像浪潮一样,说得好听点是潮流,说得难听点是时流。
这也是区分商业艺术和纯艺术的界限。
商业作品忠于潮流,纯艺术则排斥时流。
商业作品迎合时流,纯艺术则引领潮流。
这绝对不是说哪一方更优秀,两者都有其价值。潮流小说内部有优劣之分,但潮流小说之间没有优劣之分。
韩率人生的一半时间都在当潮流小说作家。
松毛虫吃松针,蚕吃桑叶,所以他不得不对潮流敏感,并尽可能地进行研究。
《彼得·潘》虽然不是韩率直接研究的结果,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充分受益于这种潮流。
正因为如此,韩率不得不考虑下一部作品的这方面问题。
所以,“您觉得最近的流行或时流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
那么,此刻的答案是什么?韩率无法断言,但他隐约感觉到。
那就是冒险。
拓荒精神并非美国独有。在美好年代末期,逐渐完成现代化的城市居民,比起在自然中寻求慰藉,更倾向于以征服自然的方式来获得“民族自豪感”。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十年前,亨利·莱德·哈格德出版的《所罗门王的宝藏》的流行。
这简直就是冒险类型小说的鼻祖。
当然,近年来,这类冒险作品被福尔摩斯和哥特小说挤压得有点尴尬。
也许正因为如此,哈格德作家现在在《泰特-比特斯》——《每周圣殿》的竞争对手——连载小说,而且还写一些奇怪的浪漫小说。
但韩率明白。
在这个时间点,19世纪90年代末,冒险小说的时代将再次到来。
这将是之后发展成《夺宝奇兵》、《神秘海域》、《古墓丽影》等的大浪潮。
其依据是:
——大英帝国杰克逊-汉姆斯沃思探险队,在北极营救挪威探险家!
这则新闻报道并不显眼,探险队队长弗雷德里克·杰克逊是谁韩率也不知道。
但他认识这则新闻中提到的“挪威探险家”的名字。
弗里乔夫·南森。
最著名的北极探险家之一,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虽然诺贝尔奖现在还没设立。
总之,这意味着阿蒙森、沙克尔顿、罗伯特·斯科特的激动人心的南极征服时代即将到来。
大量的冒险故事和探险记录,每一个都非常受欢迎。
那则著名的广告:
“招聘男水手——危险的旅程,微薄的薪水,酷寒,持续数月的漫长而完全的黑暗,持续不断的危险,无法保证安全返回,成功后可获得荣誉和名望。”
想想看,这无比男子汉的霸气宣言,竟有197:1的竞争率。
现在,欧洲正处于伟大的冒险时代!
那么,资助这些探险的欧洲各国,为何不惜重金进行这些毫无经济效益的南极探险呢?
当然是为实现填补地图空白的渴望,并以此获得民族自豪感。
而这种自豪感的赢家是挪威、美国和英国这三个国家。
但是,哎呀?韩率现在在英国?
知道潮流来了却不去抓住,那就是傻子。
于是,韩率和本特利先生为了搭上冒险小说热潮的顺风车,正准备推出新作《迪克托博士的奇异冒险》,正准备着……
“作家先生。”
“靠,该死。”
韩率用这种傻眼的声音,看着出现在查令十字街的示威人群。
确切地说,是他们包围着并拖拽着……一个“巨大的彼得·潘威克曼”(wickerman:用树枝编织而成的节日稻草人),韩率简直不敢相信。
那到底是什么……他不知道,好可怕。
——“本特利父子”出版社社长理查德·本特利听着!
“听着!听着!!”
然后,带头拖拽威克曼的示威者大声喊叫。
——我们是为阻止《彼得·潘》完结而组成的“反对《彼得·潘》完结示威联盟”!
——我们决不能容忍出版社企图终结我们兄弟《彼得·潘》冒险的阴谋!
——我们坚决要求!发誓出版《彼得·潘》系列第二部!!我们的目标只有这个!!
——如果你们不满足以上要求,我们就只能这样表达我们的决心了!
随着这声呐喊,彼得·潘威克曼的脚踝处燃起了火焰。热量向上蔓延,威克曼瞬间变成了一个火人。
灼热感扑面而来,韩率的脸好像都被烤焦了……但那一刻,它却让韩率感觉比西伯利亚的寒风还要冷。
‘我错了……
我太自大了。我是个傻瓜。我读不懂潮流。
不,我根本不知道该怎么读懂这玩意儿。该死。’
“作家先生?您没事吧?”
“我没事。”
是啊,韩率创造的角色变成了这种巨型威克曼!比伊陵的森林还烧得旺……但到目前为止还算可以。
问题是,那些提出这种荒谬要求的读者们。
“呃……”
“怎么办,作家先生……”
本特利先生愁眉苦脸地说。
是啊,我也想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