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日火光高悬,黑血马走到了长河附近。
三人饮马长河,望着那浩荡的波涛,感知其中蕴含的力量。
公子青掀开覆面的纱巾,秀眉紧蹙道:“这长河到底孕育了多少妖兽,我能察觉其中的力量涌动,已远超大地上的精怪。”
武二紧随其后,视线放得极远。
“长河是水域,暂且与我们大地上的人族无关,只是苦了这一带的部族。”
“井水不犯河水,在我们还没有那般实力之前,便任由这长河泛滥罢。”
他能想象到长河一动,其中水妖顺着浪头侵蚀大地,恐怕周遭的部族无一幸免。
只是三大部自顾不暇,哪有精力限制这长河。
“等我们回去之后,便发布命令,将这长河附近的部族都迁徙吧。”
公子青点了点头,脸色忧愁。
这时候武三已经饮马结束,短暂休憩过后,三人便重新上路。
若不是黑血马的体力有限,他们是要马不停蹄的赶路,毕竟黑风寨的盗贼随时都会追上来。
那鹰妖的恐怖,他们都已见识,如果被它发现逃路的踪迹,那便糟了。
这大地之上,鹰妖有天然优势,他们逃无可逃。
公子青再次拿出地图观察,其上描绘着山川河流的脉络,是三大部才有的藏品。
长河上下,共分布着三座部族。
离他们最近的一座便是渊部曾迁徙过去的部族,不知还保留着几分香火情。
除此之外,在长河下游坐落着雨部和虹部,可惜更远了些。
“沿着长河岸边,再行七八十里,应该就到了。”
毕竟他们都没有到访过,距离不好把握,原本约定了商队交易,却又爽约了。
公子青的心中忧虑着,也不知道有没有恶了交情,更担忧这长河的变化是否影响了该部。
如果出现了大灾,怕是也没办法庇护他们三人,还可能引去强敌。
‘我如今还有着渊部身份,该要和这小部落定下契约,往后多多交易。’
这无名部落,毕竟也是从渊部迁徙而来。
她知道此行的危险,相当于祸水东引。
武二则骑着大马,心情则轻快了几分。
“对于剿匪我有不少经验,只要这小部落能凑够三五百人,我就能发挥军阵的优势,那鹰妖也奈何不了我们。”
公子青和武三都点了点头,这便是几人的依仗。
小部落终究难出人材,在中央大陆的部落看来,这些都是蛮夷,文化落后,又孱弱不堪。
沿着长河一路走去,水中波涛甚狂,但却没有水妖上岸。
三人感叹,这已是不幸之中的大幸。
不多时,他们到了一片原野,光滑平整,似乎花费了众多劳力打造的田亩。
“这一片田地不错,看来这个小部落也有几分积蓄。”
这个时代,农耕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能经营如此土地的部落,实力必然不弱。
忽地,三人瞥见天边一点,那像是一座城墙。
三人愕然,这何时诞生了大部落。
那高墙恐有数十丈,他们在十几里开外,却也瞥见了那城池。
三人对视一眼,难以置信。
他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目光,便一步一步靠近,那高头大马也压低了速度,生怕惊醒了那巨人。
“这是什么幻境吗?”
“我曾听闻山野之中有精怪擅长幻术,它们会迷惑旅人,趁其不备,再将之杀害。”
武二的经历最为丰富,此时也只想到这个可能。
公子青再次看了看手中的地图,以及对照着天时,而后说道:“方向没错,即使有幻境,也阻拦不了我们。”
“惯使幻境的小妖,实力通常不高,我们继续走吧。”
三人顶着风雪往前走,直到城楼下,那上面有人高高喊道:“来者何人?”
这时候,他们才发现眼前的一切都是真,高耸的城墙,上面人影绰绰,显然是防卫森严的大部落。
他们抬头一望,城池上赫然篆刻着大字,娲神部落。
何时矗立了如此庞大的部落?
武三有些崩不住了,但也知道闯入大部的地盘,必须禀报来意,否则极有可能被当作外敌。
城池上的虎老大举起刀枪兵刃,弓箭蓄势待发,喝令道:“再敢上前,小心刀剑无眼。”
武三连忙高声道:“上部千万别动怒,我们是渊部来的商队,前来拜访此处的部落。”
“前年冬天,我们曾约定了要到长河一带交易,不曾错过了时间,请贵部打开城门。”
城楼上的虎老大心中疑惑,按理说渊部商队早已错过,现在都已大雪纷飞,他们根本不会再来。
更何况,渊部商队怎么只派了三人前来,瞧他们的落魄模样,就像是逃难来了。
不过虎老大犹豫了片刻,便让人向神庙报告,这等蹊跷之事,他不会随意断绝。
大神官早已下达命令,非必要不开城门。
此时天寒地冻,而部落内物资充足,族人都在修炼,根本用不着外出。
部落高墙建立后,将方圆几里都覆盖了,铸成一个安乐窝。
虎老大喝道:“你们先等着,我要先通报神庙。”
守卫队的态度很坚决,就是不开城门,让他们在城下等着。
武二的脾气急躁,忍了多天的情绪爆发,“我乃渊部的剿匪大将军,你们敢这样对待我?”
“你们这般做法,将三大部的颜面置于何地?”
虎老大只冷喝一声,“我们娲神部落不怕事,任你们怎么说。”
这一句话将武二的脾气堵得死死,再难发作,只得暗中生闷气,憋得脸色铁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