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已是入秋时节,苏敏拖着自己的行李箱来到了学校报到。虽然爸爸妈妈不放心,但是他们知道无论如何都拗不过她,只得勉强答应让她一个人前来。
学校坐落在一处青山绿水之下,附近有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
学校的道路两旁种了银杏,看粗细约摸有百年的历史。
那银杏叶子半黄半绿,屹立枝头任由阳光懒懒洒落,伴随着秋蝉的鸣叫,像极了一幅安逸的油画。
苏敏不由得放慢脚步,慢慢地欣赏着美景,感受着远离都市的一片宁静。
只是这路上,时不时有豪车驶过,匆忙间带起了一阵风。那风吹动着苏敏身上的连衣裙,使得她忍不住多看了车影两眼。
虽然家境清寒不在意这些,但在心里还是不免有些羡慕。
等到了学校的门口,苏敏就停下了脚步,抬头望向一片苍翠。
只见那古香古色的牌匾,隐匿在一片银杏叶子中,上面的字被遮挡了大半。
那草书苍劲有力却没有署名,想来是出自不愿留名的名家之手。
“华夏艺术学院!”
苏敏站在门口念叨着学校的名字,不知不觉间就想起了师父的话,那是在她选择学校的时候对她的嘱咐。
“师父,这华夏艺术学院,有什么奇特之处呀?又不是最顶尖的艺术大学,怎么那么多艺术生挤破脑袋都想进去?”
那个时候的苏敏,正指着高考指南兴奋着,她兴奋的原因是学校的毕业服。
这所学校的毕业服是汉服,让苏敏眼前一亮、心生向往,于是一脸兴奋地问着师父。
只见那男子微微一笑,像是有些欣慰一般,道:“没有想到敏敏你这么有眼光!不错不错,真不愧是我的徒弟!”
“你师父我从前也是这个学院的学生呢!”
“这个学院建校也不过四十多年,建校的初衷是为了弘扬华夏大地所失落的传承,同时有对外传播文化之美的任务。它出名是因为许多大家族的子弟们会在这所学校学习,你知不知道传闻中的四大家族是哪四家?”
说到四大家族时,苏敏的师父就故意顿了顿,似乎在寻求着她口中的答案。
苏敏正听地津津有味,当她听到师父的问话,就立即回过神来答道:“四大家族分别是王谢桓庚,在魏晋时发展并到达顶峰。其中王家盛极一时,只是在近代的时候因为战乱,四大家族就此没落到无声无息。四十年前,因为国家复兴传统文化的方针,四大家族开始复舒并且壮大,但是又崛起其他大家氏族与之平分天下。”
男子见苏敏回答的头头是道,就满意地点点头继续说着:“不错,这些门阀家族虽然没落,但还是有很多能人志士的,他们趁着国家复兴传统文化的东风振兴了自己的家族,所以不少家族就此兴盛并且进入政界商界叱咤风云。而华夏艺术学院就是他们出资修建的,只不过因为关系到我国的文化事业所以有国资入驻,除了专业课程之外还教授其他传统知识,这些传统知识是经历过去其糟泊、取其精华而来,请来授课的老师是有很高的艺术造诣的人,所以从这个学校毕业的人不愁没有工作,敏敏你可以考虑进这所学校学习。”
只是说到这里的时候,男子像是想起了什么事情一般,他不禁苦笑着摇摇头道:“只不过去这所学校求学的人,更多的是想要攀那些氏族子弟的高枝,然而心性不纯别人又怎么会看上他们?敏敏你要记住,你只是去求学,而不是去攀枝的。”
苏敏当初也是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而如今却想起我国著名文学家舒婷先生的一首诗。
致橡树
作者: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攀缘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承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相互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语言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霜、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彷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苏敏从小就见过爸爸妈妈的恩爱,自然知道自己心中的爱是什么样的,就像舒婷先生的这首诗,两个人在一起不似凌霄花做谁的依附,而是做能携手同行的木棉同风雨同虹霓。
只是她小小年纪,自然也不懂,就算能遇到相爱的人,但是携手一生是诸多的不易。
等苏敏回过神来时,已经在分配好的寝室里了,不宽敞也不拥挤的女生寝室。
她期待着这里会跟其他大学不一样,不料这里依然是四人居住之室,床下面是书桌衣柜上面是休息的地方,跟自己在网络上了解的情况差不多。
只不过寝室里面还有一位少女在忙碌着,看年纪应该跟自己差不多大,但是因为初来乍到不熟悉,所以苏敏打开行李箱,开始收拾着自己的东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