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羑里城东北,老君的茅屋前。
老君拄着扁拐站在屋前,袁洪站在老君左手边,并肩看牧牛童子打太极。
袁洪看了一阵,发现牧牛童子打出的太极拳竟然多出十二式,成了三十六式太极拳。
不仅多出十二式,还多出很多刚猛发力的动作,不再似之前那样全是飘逸的架势。
牧牛童子一套拳打完,袁洪忍不住问道:
“老君,他的拳法多出十二式,是你给加上去的?”
“水,至柔也,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套拳法吾一看便知,走的是柔极生刚的路子,这才稍加改动给牧牛练,他与这套拳法颇有缘分。”
老君亲自改动的······
袁洪看着颇有些心动,急忙说道:“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我也跟着练练可好?”
“自无不可。”
袁洪上前几步,与牧牛童子隔着有一丈距离站立。
牧牛童子第二次打出老君版三十六式太极拳,袁洪跟着学习。
袁洪本就掌握太极拳拳意,第一遍学习新加入的十二个招式,第二遍巩固效果,加深记忆。
只打了两遍拳,袁洪便掌握纯熟。
回到老君面前,袁洪问道:
“老君,我练好了。”
老君点头赞许:
“你在打架斗殴之道上,确实是天赋惊人。”
这话怎么这么刺耳。
袁洪抬手挠挠耳根,耳朵略舒服了些,又问道:
“老君,这一晃过去有一个月了,准提圣人还没把九品功德金莲送来,该不会是事务繁忙,给忘了吧?”
虽说准提不在身边,袁洪也是不敢诽谤圣人,话说的很是委婉。
老君闻弦歌而知雅意,悠悠说道:
“西方圣人也是圣人,不会欠债不还的。你急了?”
“是啊,可不是着急吗?宝物不是拿到手就能用的,得花时间祭炼才行。如今天下大乱,我说不定何时就要重返沙场,多一件宝贝,多一分安全。”
“你若是着急,上门讨债即可。”
“我去找圣人讨债?”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圣人也要讲理。”
袁洪点点头。
“好吧,我再等五日,若是准提圣人还不来,我自己去一趟须弥山。”
“你懂讨债之道吗?”
嗯?
袁洪略有些懵。
“老君,这······”
“不必说了,看你神情,吾便知你于讨债之道上,德行大有欠缺。随吾进来,我帮你积点德。”
袁洪:“······”
德行欠缺,而且还是大有欠缺。
翻译过来,不就是大大的缺德?
老君还真是三句话不离缺德。
······
五日后,月黑风高。
羑里城东,软禁之地。
姬昌坐在桌前,咬着毛笔,盯着眼前的书桌发呆。
时间一晃过去一月有余,深海道长怎么还不来?
低头看看桌上写满字的竹简,姬昌期盼中多出几分忐忑。
深海道长上次来留下的考题,也不知道自己推演出的答案合不合他的心意?
姬昌满脑子都是有过一面之缘的深海道长,转着手中毛笔,凝视眼前散乱的竹简,一时竟不知如何下笔。
不知过了多久,姬昌目光挑动,转向右前方。
地上多一片黑影。
姬昌定睛再看,分明是一个人影。
难道是······
姬昌猛回头,就见一个道人站在自己身旁,正弯着腰,低头看桌上的竹简。
看清那人长相,姬昌认出,这人正是自己日思夜想的深海道长。
姬昌急忙起身,拱手道:
“深海道长,你终于来了。”
袁洪稽首还礼,随后坐到书桌对面蒲团上。
“西伯侯,贫道上次留给你的问题,你答的如何?”
姬昌急忙从桌上竹简中挑出一片。
“道长请看。”
袁洪接过竹简扫了一眼,点头说道:
“上九,亢龙有悔。好,好一个亢龙有悔,西伯侯,你果然是个有悟性的,这正是贫道要的答案。”
见袁洪连声叫好,姬昌暗自松了口气。
自己的答案对路,没叫道长失望。
袁洪放下竹简问道:
“西伯侯,第一卦为乾卦,第二卦你打算定为哪一卦?”
“道长,我打算定为坤卦,你以为妥当否?”
袁洪点头称赞。
“甚是妥当,正是坤卦。乾者,天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者,地也。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正当以乾坤二卦为起始。甚是妥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姬昌第一次听到这两句传世名言,顿时有振聋发聩之感,急忙拱手说道:
“道长,你所言这两句颇合易理,吾能否将这两句写到《周易》上?”
后世一位孔姓老夫子读《周易》有感而发写下的这两句,真真是传世名言,本就是易理的一部分,理应大胆借用。
袁洪做了一番心里疏导,打定主意慷他人之慨。
“无妨,你尽管写上。”
见袁洪同意自己转载,姬昌兴奋地继续问道:
“道长,你有一个多月没来,我又推演出几卦,请你指正。”
这哪行!
关于《周易》,我知道的已然全都说与你听了,下面没有了。
虽说以自己现在的境界,静下心来也能推演出《周易》,但是,做人还是要厚道,要高风亮节。
贫道便不抢你西伯侯的风头了。
你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吧。
袁洪下定决心要高风亮节,摆手正色说道:
“西伯侯,万万不可。你推演《周易》乃是天命所归,贫道顺势而为,点拨你一二便已足够,其余部分须得你自行完成,万万不可生出依赖他人之心,切记,切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