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槽!这也太特*么快了吧!”
一直负责文字解说的颜若,忍不住脱口而出。
没错,就在此时,场上出现了惊人的一幕,当奥特尔向前趟球到了与苏克交错的位置时,原本还在前冲中的后者突然变向,直接撞向了奥特尔!
“什么?这怎么可能?”
被猛烈击中的奥特尔只来得及闪过这样的念头,之后,皮球就已经不在他的脚下了。
如果这一段贫瘠的描写不足以让你了解这一球的难度,那么,不妨设想一下,假如你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某人,在距离他最后一步的时候,对方突然迎着你的方向前冲,但是横向和你有一步的距离,这个时候你能怎么办?
正常人肯定是选择刹住车,然后转身去追对方,因为这种突然反向冲过来的做法,谁也反应不过来,但苏克呢?
他做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选择——直接在错身的一瞬间转向拦住对手!要知道,从对方启动,到两人交错,这之间的时间恐怕连零点几秒都未必有!
可想而知,苏克的反应速度恐怖到了何种地步!
他之所以选择不管不顾地上抢,不是因为他是菜鸟,而是因为他有恃无恐,哪怕他并没有经验,也并没有提前预判到对方的处理,但他就是觉得这一球,尽在掌握!
这已经不能说是运气,更像是一种野兽般的直觉。
……
对于这一球,看台上已经是一片哗然。
先是一阵混杂着惊叹、讶异、难以置信的拟声词,接着,就开始各种打听这个穿着66号大号码的家伙。
“这小子是谁?从哪儿冒出来的?”
“我怎么从来没见过这个家伙,有谁知道他是谁吗?”
“就这个动作,一线队也没人做的出来!这家伙早该出场了!”
……
而在这一片惊叹的美因茨球迷中,最高兴的,莫过于卢卡斯·施密特了。
这甚至可以说是他被他爸菲利普逼着看球以来,最兴奋的时刻。
因为那个一直只有他知晓的宝藏男孩,那个前两天刚刚把第一张签名送给自己的少年,终于在众人面前展露出了耀眼的光芒。
他终于可以在所有人面前骄傲地宣称:“我是卡尔的第一个球迷!”
这感觉,怎么说呢?
就好像你在09年就看好和买下了比特币,然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人理解你,他们觉得你一定是傻了或是疯了,直到暴涨到来的那天……
大概,就是这种心情了。
而在卢卡斯兴奋地宣传下,苏克的来历逐渐在人群中传开了。
“什么?他才踢球几个月?怎么可能?”
“我们找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天才!一定要留住他!”
“哪位球探先生找到了这么一个宝贝?给他加鸡腿!”
众多美因茨球迷开始为苏克的神奇经历而兴奋惊叹。
如果他们知道,真正发掘了苏克的,不是美因茨的球探,而是此时场上美因茨的另外一人的话,会不会更加兴奋呢?
对此,我们不得而知,但场边的克洛普和图赫尔,显然对这球有自己不一样的看法。
“呃,”看到这一球,刚刚才下了论断说苏克还有待成长的图赫尔,也不由得噎了一下,他当然明白这其中的难度,随即便自嘲地笑了起来,“看来,卡尔的进步速度比我想象地还快啊!也许,他很快就能帮上你的忙了,尤尔根。”
克洛普倒没有继续打趣的意思:
“的确是个好苗子,但他的事还不急。”
随即克洛普站起身,走到场边,伸出右手指向了场中一个背影,远远地只能看清上面的号码——8号:
“托马斯,我现在最关心的是,李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就是你给我培养的中场核心?我需要一个解释。”
听到克洛普的质问,图赫尔却似胸有成竹:
“尤尔根,不用心急,任何战术都需要适应的时间,不妨再等等看。”
闻言,克洛普扭头,盯着图赫尔的眼睛,似乎想要从中判断出这到底是他的真心话,还是敷衍的搪塞。
而图赫尔始终平静如一的表情,让克洛普终究是放下了猜疑。
“好吧,托马斯。”
开场阶段的沉寂,李维自己其实是心里有数的,归根结底,原因出在图赫尔的新战术上。
这项开赛前两天才开始演练的战术,适应时间实在是太过短暂了,事实上不止是李维,队伍中的其他人表现也并不算太好,只不过李维在这项新战术中的作用最为重要,所以他的沉寂显得最为明显罢了。
至于苏克?一方面对手完全不了解他的信息,另一方面他在这套战术中的职责最为单纯,于是才造就了他开场阶段鹤立鸡群的出色表现。
不过,经过这段时间的适应,李维基本摸清了对手的战术特点,接下来,也该到了他这柄剑出鞘的时候了。
今天的比赛中,拜仁青年队排出了一个1333的阵型,别看这阵型似乎很奇怪,事实上在九十年代的德国和意大利,这是很常见的布阵。
究其原因,自然是要追溯到足球战术史上的两大传奇角色——“清道夫”和“自由人”。
这里不再过多赘述这两项战术的细节,只需要知道他们的一大特点,就是位于整条防线身后,充当门将身前的最后一环,也就是那个独特的“1”。
当然这两项战术在新世纪已经渐渐消亡,不过在青年队赛事里,倒还能偶尔见到他的影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