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明亲切的说道。
面对一个村子的人,有亲切感是很正常的。
按理说,他的年龄比秦河如大了一轮,应该叫一声叔的。只能说他八面玲珑,知道不能倚老卖老,毕竟从职位上来看,两人是同一级别的。
秦河如哪敢答应,连连推辞。
“那我可不敢啊,真这么叫你了,明天我爸就能把我腿打断。”
秦父为人是有一点点古板的。
不,应该说大家都有一点古板,秦父不是例外。
单从年龄上来看,秦河如就不能叫李志明为志明,怎么说也是一个村子的,该有的尊敬要有。
且秦勇娶的媳妇儿李梅,是面前李志明的女儿。他呢,又是秦勇的弟弟。
所以无论如何,他都不能叫对方志明。
“您要不嫌弃的话,我叫你一声明叔吧。”秦河如笑道。
李叔和明叔,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称呼。
让他叫对方李叔,他做不到,明叔的话就可以了,而且对方也承受得起。
对于秦河如的进退自如,李志明十分欣赏。
“那我就厚着脸皮叫你一声小河了,我看你爸妈就是这么称呼你的。”
“没有没有,就叫我小河吧。”秦河如笑着摆摆手。
紧接着,他从李志明的话语中听出了不一样的意思,随即问道:“明叔,你见过我父母?”
他记得不错的话,李家是后面才搬去村里的,小老头那时候没退休,李志明在江城工作,大抵是没有回去过的。
既然没回去,怎么会知道他父母,又怎么会知道他父母叫他小河呢。
李志明哑然失笑:“梅梅嫁人的时候,我回去过。”
“只是当时太忙了,当天就回来。而且我见过你,不过那时候不知道你就是秦河如。”
“说起来伱的名字我可听过不少次,村里天天传你的事迹呢,江山代有才人出啊。”
闻言,秦河如才明白。
他第二天去的小老头家,小老头没有立即给他介绍李志明,让他以为李志明没回来过。
也是,自己女儿嫁人,再怎么忙也会回来的。
“大家随便说的。”他谦虚道。
大家之所以夸赞他,没有去宣扬李家,那是因为他是地地道道的秦家村人,两者性质不一样。
李志明泡好茶,递过来:“随不随便说我不知道,反正见到你,我只觉得闻名不如见面。”
他的脸上,是惊叹、赞赏……
老实说,听到村里人的话时,他以为是开玩笑的。
只有读过书的人才知道中专有多难考上,也只有在体制内工作的人才明白副科长有多难当上。
一个小山村的人,什么见识都没有,就上了中专,当上了副科长,凭什么!
他以为又是一个在外面混得不好,因为顾及面子,然后吹牛的人。
毕竟这种事他见过。
之前还有人吹嘘自己是处长,一个月工资高达三十块呢。
总而言之,他是不太相信的,他更宁愿相信这是杜撰出来的。
直到他父亲给他说了这个事,他才相信。
此刻见到秦河如,他以自己有先前的想法感到可笑。
太优秀了!
前半生中,他可能没有遇见过比秦河如更加优秀的人了。
在他的认知里,秦河如是能和他父亲李有福扳一扳手腕的人。
一样的农村出身靠自己打拼,一样的进入了行政体系,并且取得了成就。
一个在退休之际时已然是副处长的人,另一个是二十年纪成为副科长的人。
“谢谢。”秦河如接过茶水,道了一声谢。
两人没有急着说正事,而是胡乱聊着天,多是一些村子里的事,拉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郎有情妾有意的情况下,两人感情迅速升温,没过一会儿功夫,明叔和小河喊得贼起劲。
不知情的人看见,可能会以为两人真的是叔侄,且从小感情就很好的那种。
“对了,明叔,我今天来找你是有一点小事的。”秦河如缓缓开口。
时机成熟了,自然要说正事。
李志明回道:“什么事你说,能帮我一定帮。”
说这话的时候,他有些忐忑。
来找他帮忙,一般就是物资问题。
巧了,他正愁没找到新的合作伙伴。倘若秦河如来是为这事,那可算帮了他大忙。
他不仅能把积存的猪肉卖出去,还能和轧钢厂拉进关系。
像轧钢厂这样的庞然大物,他们星星食品站肯定是想拉进关系的。
别看大家都在讨好他们,但他心里清楚,那是因为他们有物资。一旦哪天没有了物资,这些人鸟都不鸟他们。
轧钢厂不一样,那是实打实的硬实力。
反正就是,别人在讨好他们,他们亦在讨好别人。
没有谁是永远的大哥。
秦河如听他这么说,沉吟了一会儿:“明叔,是这样的,我们轧钢厂这个月有几百斤肉的缺口。我当时听到缺肉,第一个就想到了明叔你。”
“你在食品站工作,我想几百斤肉对你来说,不过就是毛毛雨罢了。”
“所以的话,我想,能不能……”
他欲言又止。
李志明不傻,自然听出了他的意思。
换做别人,哪怕他同样有这个想法,他也会装作为难的样子,去争取更多的利益。
然而面对秦河如,他就没这个想法了。
还是那个原因,一个村子的,又沾亲带故,他很难升起占便宜的心思。
再则,他本来就想和秦河如打好关系。
“几百斤肉,这个是小问题啊。”李志明丝毫不在意说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