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这天,对于一些人来说,无比漫长。
尤其是下午这个时间,像是度日如年一般,让他们坐立不安。
好在终于是到了下班时间。
“科长,走了啊。”
“下周见,科长。”
三组的人和秦河如道别之后,兴奋得往外面跑去。
有要陪对象的,有着急回家的,也有想去逛街买东西的。
以往留下来的人里,有章梧桐。自从这家伙和周小草搞暧昧之后,就没留下来过了,和其他人一样,到点下班。
“秦哥,走了啊。”
陈建强是最后一个走的,他是有意如此。
被朱老二针对之后,他知道了什么叫做官大一级压死人,也明白了和领导把关系打好的重要性。
每每到下班时间,他都会在位置上多待一会儿,等到其他人走后,他才过来打招呼,为的就是给秦河如留下印象。
别说,他这招挺有效的。
至少秦河如就记住他了。
“建强,怎么每次你都是最后一个走的啊?”
秦河如一边笑着说话,一边在办公室里转悠,检查窗户有没有关好。
“嘿嘿,多坐一会儿嘛,我回去也没啥事。”陈建强傻傻的笑着。
秦河如愿意和他多说两句话,他自然不会着急走。
以前打个招呼就走,那是因为章梧桐的缘故。
“不回去陪老婆孩子吗?哎对了建强,你孩子上学了吧?”
“早就上学了呢。”提到孩子,陈建强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
“那挺好的啊,孩子学习成绩怎么样?”秦河如检查完最后一个窗户,来到他身旁。
提起这个,陈建强就有些无奈了:“别提了,一般般,成绩不算很好,但是也没排在末尾。”
他最郁闷的就是这个。
你说要是成绩拔尖吧,他可以奖励一下自己孩子。排在末尾吧,他可以教训一顿。
偏偏排在中间,不上不下的,让他奖励也不是,打骂也不是。
秦河如挑了挑眉:“对孩子的教育要上点心啊。”
排在中间可不代表是件好事。
这样的人,妥妥的就是中流砥柱,老实人。
属于老师记不住,同学记不住,没有太大存在感,将来也不会有很大成就的那种人。
以三组为例就知道了。
最好的最差的他都印象深刻,偏偏就是那些排在中间,能完成采购指标,却没有太大亮点的人他没记住。
“在教育了。”陈建强郁闷说道。
“哎科长,我听人说你是中专毕业的,你和我说说,你是咋学的啊?我让我孩子也学学你。”
想要进轧钢厂工作,虽然要求学历最低是高中,但是这不代表轧钢厂的所有人都有高中及中专学历。
有托关系的,有买名额的,有子承父业的……等等等等。
这些人实际上才是轧钢厂的大部分组成人员。
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终究是少数。
中专学历,已经很不得了了。
“还能怎么学?刻苦、努力呗,挑灯夜读,悬梁刺股。”
秦河如与他并肩走出去,开着玩笑。
锁门的同时,他嘴中依旧说道:“读书这种事是急不来的,是靠着一点一滴积累,厚积薄发。急于求成没用,你只能让他每天多学一点。”
“学习,七分靠努力,三分靠天赋。”
“反正学习方法要用对,努力也是必不可少的。让他把老师交代的都完成,平时多看看书。”
“哪怕将来真的没考上去,多读点书总是好的。”
锁完门,两人走着。
陈建强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他已经打算好了,回去就让自家儿子多看书。
“不愧是科长,说出来的话让我感觉像在听大道理,至理名言一样。”
秦河如哑然失笑:“我这算什么至理名言呀,就是随口说说罢了。”
两人走的速度不算太快。
来到分岔的地方,秦河如说道:“我去取车了,伱先走吧,建强。”
“好,那我走了,科长。”
陈建强挥了挥手,便走了。
秦河如这才去取了自行车,路过厂门口的时候,和保卫科的人闲聊了几句,抽了支烟,他才缓缓骑着自行车离开。
就在他在路上行驶的时候,大院里关于他升级的消息已经传回来了。
大院本就不大,芝麻大的事要不了多久就能传开,又何况是升级这种事呢。
“河如妈,快出来,有大喜事啊!”
一名着急回来八卦,炫耀自己有一手消息的职工妇女站在前院冲秦河如家大喊。
屋里的秦父秦母听到动静,跑出来看。
秦母一手抱着小槐花,走出来疑惑的问道:“怎么了?他二婶。”
职工妇女的嗓门太大,将前院没有工作,或是已经回来的人吸引了出来。
“大好事啊。”她兴致冲冲说道。
“什么好事啊?”
一听是好事,秦母不着急了,使了个眼神,让秦父搬凳子出来聊家常。
大事上秦父做主,小事上秦母做主,两人分工明确,很给对方面子。
秦父把凳子搬出来。
职工妇女见状,也不着急说。
周围人见有八卦听,纷纷跑回家拎着凳子出来围坐在这里。
刚刚没太多人的前院,一下子多出来十几个人,他们全部围坐在秦河如家门前,最中间的,是秦父秦母和职工妇女。
“有啥好事快说啊?我都等着急了。”
“不会是你们轧钢厂发什么福利了吧?”
不在意的阎埠贵听见福利二字,不去摆弄自己刚种植的小葱了,屁颠屁颠的跑过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