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见。祝贺你取得胜利。”
“哈,胜利?多亏那些蠢货自由党,我感觉像是得了皮洛士式的胜利。”
很久没和亚瑟·柯南·道尔见面了,也参与了工党的乔治·伯纳德·肖一脸不快地说。
虽然最终通过联合政府获得了首相职位,但这仅仅是表面。
一个从一开始就缺乏执政能力的稚嫩政党,怎么可能胜任?
搞什么爱尔兰独立、全民福利,简直是胡闹!
乔治·伯纳德·肖一边骂骂咧咧一边说。
“下次我们工党应该单独挑战。自由党那些蠢货,进步人士也就到格莱斯顿为止了,说到底不过是换了名字的保守党。”
“那,那是你们的事。”
亚瑟·柯南·道尔,无论立场如何,都不太想参与政治,只是这样说道。
无论如何,他现在更着急的是这件事。
“差不多该收尾了吧?”
“是啊,说到这个,你那边也搞出了件有趣的事呢。”
乔治·伯纳德·肖戏谑地说。
亚瑟·柯南·道尔猜到了他的意思,感到一阵剧烈的头痛,叹了口气。
“因为你没经历过,所以才会这么说。”
亚瑟·柯南·道尔当年杀死福尔摩斯时,经历的磨难比这严重得多,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更糟糕的是,还突然爆出了一个传闻,那就是“汉斯尔-亚瑟·柯南·道尔不和传闻”。
小报刊登了小道新闻,内容是:“《彼得·潘》完结的原因是回归的亚瑟·柯南·道尔为了赶走《破晓使者》耍的阴谋,被背叛的汉斯尔因此非常伤心,病危!”
考虑到两人之间的友谊,这完全是无稽之谈,但由于当时信息匮乏,还是引起了不小的骚动。
亚瑟·柯南·道尔本人对内容并不在意,但其他新闻中都提到了他健康恶化的说法,这正是他一直担心的问题。
所以他正打算去找米勒先生……幸好乔治·纽恩斯抢先一步,找到了他在马里波恩的住所。
——也就是说,是装病,对吧?
——是的。这个谣言是为了瓦解《彼得·潘》完结反对示威联盟而散布的。真是的,还好这小子没搞政治。
亚瑟·柯南·道尔只能无奈地点了点头。
无论如何,如果双方粉丝群体的情绪激化,那就没救了。
因此,“立刻交出新的中篇小说稿件”,这是纽恩斯的话。由于亚瑟·柯南·道尔交出了《恐怖谷》的稿件,加上乔治·纽恩斯的舆论控制,事态才稍微平息下来。
当然,阴谋论本身并没有消失,但他并不在意。他的自尊心太强大了,根本不会被这种小道新闻击垮。
而且,这种小道新闻的假新闻并非全是坏事,例如……
“嗯,多亏了它,我们反而获得了动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件好事。”
乔治·伯纳德·肖吐着烟圈说道,亚瑟·柯南·道尔也点了点头。
在两人之间,摆放着《皇家文学会,迫害汉斯尔记》的报纸。
说到“作家患病”,伦敦市民首先想到的不是别的,而是:
生前,伦敦文坛最受欢迎的作家——查尔斯·狄更斯。
他经营杂志社,参与慈善事业,上演小型戏剧,举办公开朗读会,比那个时代任何人都更深入地走近伦敦大众。
然而,一场脑溢血夺走了这位不幸的作家。
——我们不能再失去一个汉斯尔了。
这是伦敦市民的想法,自然而然地,接下来想到的是:
——汉斯尔生病了,但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但是会长,皇家文学会与因脑溢血去世的查尔斯·狄更斯也有冲突,据说这次对汉斯尔也有矛盾?!
——我不知道!不知道!!别烦我!!
事实上,皇家文学会会长,哈尔斯伯里侯爵哈丁·吉帕德真的感到很委屈。
与亚瑟·柯南·道尔对抗的计划,以及以逃税罪起诉他的计划,都泡汤了。
汉斯尔反而与马克·吐温等人相处融洽,事业蒸蒸日上。
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担任皇家文学会会长,是因为皇家文学会这个名字本身已经蒙羞了,并不是因为会员们没有反对。
所以他非常安静,什么也不做,静静地等待时机。更像是等待时机到来。
然而,突然之间,“权力斗争”、“集体排挤”之类的传闻开始在记者口中流传,吉帕德感到愤怒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然,他确实想做些什么。但是还没开始就被这么说,是不是有点冤枉!
但是,记者们就是这样,越是这么说,他们就越像一群蜜蜂一样蜂拥而至。
自然而然地,头条新闻开始出现这样的报道:
《查尔斯·狄更斯与汉斯尔,我们失去的作家们》
《我们为什么失去查尔斯·狄更斯?皇家文学会深度调查!》
《作家接连病危……RSL在隐瞒什么?》
这些报道,现在亚瑟·柯南·道尔和乔治·伯纳德·肖正在看。
甚至还有报道说他们运营着一个暗杀他们不喜欢作家的特种部队,简直要疯了。
嗯,这跟他们没关系。
“这些东西的意思很明确。”
乔治·伯纳德·肖茫然地望着天空说道。
“伦敦的民心向着你们这些大众文学作家。哼,真让人羡慕。如果我们能得到他们面前一半的选票,我们也能进入议会。”
“情况不一样。不是他们来找我们,而是我们,或者说是汉斯尔先走近大众,所以才有了这样的结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